1.受欺诈方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2.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3.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4.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需留意,撤销权期限是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相关规定,期满撤销权就没了,不能再因受欺诈撤销行为。✫✫✫✫✫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受欺诈方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灭,且撤销权期限是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相关规定。
法律解析:依据法律规定,不同情形下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有明确界定。受欺诈、受胁迫以及重大误解这几种情况的撤销权行使时间各有不同,并且还有最长五年的时间限制。同时,撤销权期限作为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情况,一旦期限到了,撤销权就没了,无法再以受欺诈等理由撤销民事法律行为。这提醒大家在遇到相关情况时,要留意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及时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对撤销权行使还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不同情形下撤销权行使期限不同。受欺诈方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受胁迫方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若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消灭。且撤销权期限为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规定,期限届满撤销权就消灭,无法再以受欺诈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为保障自身权益,当事人在知晓撤销事由后,应尽快评估是否行使撤销权。若决定行使,要在规定期限内积极收集证据,启动撤销程序。若不确定是否行使,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避免因超过期限而丧失撤销权。✫✫✫✫✫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不同情形下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不同。受欺诈方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受胁迫方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
(2)存在最长撤销权行使期限,即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3)撤销权期限是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不同,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规定,期限一到撤销权就没了,不能再以受欺诈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提醒:
要密切关注撤销权行使期限,一旦发现符合撤销情形,应及时行使权利。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若受欺诈,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避免逾期权利消灭。
(二)受胁迫的情况,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三)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四)无论何种情况,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五)要明确撤销权期限是除斥期间,不存在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期限一到撤销权就没了,不能再以受欺诈撤销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相关文章
诈骗批捕后最轻判刑多少年
1.诈骗批捕后最轻判刑要依据具体案情。诈骗罪量刑受诈骗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影响。 2.按照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法定量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并处或单处罚金。若犯罪情节轻微,又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从轻情节,就可
交通事故对方不配合结案能拿车么
(一)若已完成检验、鉴定,应及时关注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在自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后,凭借通知去领取车辆,无需受对方不配合结案的干扰。 (二)若检验、鉴定未完成,耐心等待检验、鉴定程序结束,待完成且满足规定时间后,即可正常拿车。 法律依据
要离婚财产怎么分割出来
1.离婚财产分割,先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法院会按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结合财产具体情况判决。 2.夫妻共同财产通常均等分割,但会结合生产生活需求、财产来源等因素,有抚养子女需求的一方可能多分。 3.个人财产,像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等,
女儿是否需承担母亲的债务
法律分析: (1)通常,债具有相对性,女儿无需承担母亲的债务,母亲的债务由其个人财产偿还。 (2)若女儿继承母亲遗产,需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承担母亲债务。如母亲遗产价值一定数额,债务超出该数额,女儿以遗产为限偿还,超出部分无义务偿还。 (3)若女儿明确放
进入诉讼程序保险公司应怎么做
(一)全面收集证据,包括保险合同、理赔记录、沟通凭证等,为诉讼提供支撑。 (二)安排专业法务人员或委托律师参与诉讼,利用其专业知识维护公司权益。 (三)庭审遵循法定程序,按时参加庭审,尊重法庭秩序,合理质证和抗辩。 (四)积极与对方沟通协商,若有
拒付抚养费有哪些后果
(一)若要获取抚养费,当法院判决或调解确定支付抚养费后,一方不支付,另一方可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积极配合法院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 (二)对于被要求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应积极履行义务,若确实有经济困难,可与对方协商,通过法院达成新的支付协议。
抢劫金额判刑标准是啥
1.抢劫作为严重暴力犯罪,定罪不以抢劫金额为依据,但金额对量刑有影响。一般情况下,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存在入户抢劫、抢劫金融机构、致人重伤或死亡等法定情形,处罚加重,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还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孩子2个月能离婚吗
法律分析: (1)对于孩子2个月时的离婚情况,法律对不同主体有不同规定。在女方分娩后一年内,原则上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这是为了保护女方和婴儿的权益。 (2)不过存在例外情况,女方提出离婚或者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时,离婚程序可以启动。 (3)若
女职工怀孕后,单位能否与其协商解除
(一)单位与怀孕女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要确保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保障女职工真实意愿表达。 (二)单位不能以女职工怀孕为要挟,强迫其签订协商解除协议,否则会面临法律风险。 (三)女职工若遇到单位强迫解除的情况,可要求
女方离婚财产分多少
1.离婚时女方财产分割份额会依据具体情形确定。若双方协商一致,可按协议处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时,会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原则。 2.法院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虽一般均等分割,但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女方对家庭付出多,如承担较多家务、抚养子女等
